有人问为什么要读书?
通常我们会回答说:学知识、学文化。是啊,读书与文化、与知识总是相连的,书是学习的媒介。然而,今天这里所说的书,与学知识学文化的书并不是一回事。
这里所说的书,不是那些政治文件、技术手册,也不是那些庸俗低下粗制滥造的“地摊书”,更不是那些被称之为“谋略”、“智慧”、“商战技能”和“厚黑学”之类的书。
这里说的书,应是一束光,能把身处暗夜中的眼睛点亮;应是一团火,能把寂寥寒冬中的心暖化;应是一片云霞,能使人心充满一片美好的向往;应是一阵清风,能驱尽我们身上的暑热,使我们感到一阵凉爽、舒心。这里说的书,更是一双翅膀,让我们凌空而起,把我们带进美的天堂,人间的仙境;能把我们的心变得更冰清玉洁,使我们更高尚。
这里所说的书,应是经典的或相对经典的,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,是人们用无数血汗培育出来的壮硕籽粒,撒下,就能长出茁壮的禾苗。只有这样的书,才是人类最需要的书。
提到读书,人们也许会这样问:“读书有什么用?”我的回答是“没用”!这个“没用”,只是想说:读书不要太功利化了,不要太实用了。太功利太实用了,就和陶冶人的情操的读书目的背道而驰了。这个“没用”,是从物质方面而言的,不是以实用功利为目的的,而是以陶冶情操、提升精神、升华人格、开拓视野、丰富人生、纯洁心灵为最终归宿的。
读书的“用”,不在眼前,不在当下,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之后,万物所呈现的那种生机勃勃,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。它是一种无形之用,是一种潜移默化,它能融进我们的血液、精神、行动之中,悄悄地对我们的生活、环境发生作用,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。
为“用”而读书,不是真正的读书;为“用”而读书之人,不是真正的读书之人。此为至语。不带任何功利的读书是读书的至境,不存任何功利的读书之人,才能从中获取人生至高的享受。
让我们一起读书吧!
书是一方草地,是一片树林,是一条小溪,疲劳的心灵可以在里面栖息,浣洗;看小草蓬勃,听小鸟啁啾,感水花激溅。爱书的人,是崇高的人,是高尚的人;爱书的民族,是伟大的民族。读书,失去的是过眼云烟,得到的却是一双飞翔的翅膀,最终获得的是一份无与伦比的人生。
|